返回首页 导航
网站首页 > 攻略支招 > 旅游攻略

石家庄市鹿泉区4000年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历史故事

2024-03-27 由[最美旅行网]整理

石家庄市鹿泉区,历史文化悠久,战国时称石邑,隋朝改为鹿泉县,唐朝改称获鹿县,以后又称镇宁州、西宁州,明清时期恢复获鹿县建制,1994年5月18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获鹿县,设立鹿泉市。2014年10月,撤销鹿泉市,设立鹿泉区。

鹿泉距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孕育了鹿泉人勤劳淳朴、热情好客、不畏艰险、拼搏奋进的精神品格,南越王赵佗、常山王刘舜、金元文学大家元好问在此驻足,秦皇驿道、封龙书院、铁行会馆记录了鹿泉的历史沧桑,十方院、土门关等众多名胜古迹更凝结了鹿泉古邑深厚的文化积淀。

石家庄市鹿泉区4000年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历史故事

重要历史

1、土门关井陉口背水之战,韩信以数万的劣势兵力,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一举击破二十万赵国大军,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谱写了中国军事史上的精彩篇章。

2、土门关又称土门口、井陉口、井陉关,即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在今河北省鹿泉区西南东土门村。我国诗人苏轼曾有“千峰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的诗句。土门关是井陉口的门户,是山西、陕西从古驿道通往华北的必经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历史上的咽喉要地。自唐朝起,都由五品提督领兵把守土门关,并在获鹿古城建有提督府。

石家庄市鹿泉区4000年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历史故事

3、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名作《祭侄文稿》手迹中两次写到“土门”,此地即是我区古城西五里东土门村和西土门村所在的土门关。

位于鹿泉西五里的土门关,与《祭侄文稿》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联系,因此我们说土门关是《祭侄文稿》故事的发祥地。

4、以华北军政大学、中央外事学院、荣臻小学为代表的红色文化

1)华北军政大学

华北军政大学在办学两年多的时间里,向华北和全国战场输送了初、中、高级指挥员和兵种骨干46000余名;培养军事、政治、文化教员1000余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带着党中央、毛主席的重托,带着“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的荣光,华北军政大学成立于此,掀开了为解放战争培养、输送正面攻坚战军政骨干的新篇章。

石家庄市鹿泉区4000年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历史故事

2)中央外事学院

1948年6月,中央外事学校在南海山成立,校址在河北省获鹿县南海山村,紧邻华北军政大学所在地南新城。叶剑英同志是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同时又是中央外事组的组长,王炳南同志任副组长。1948年伊莎白·柯鲁克和叶剑英同志在南海山外事学校 柯鲁克夫妇是新中国英语教学园地的拓荒人。

3)荣臻小学

在年解放战争时,古贤村的荣臻小学就闻名遐迩。这座学校创建于1947年春天,是晋察冀军区干部子弟小学,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刻关心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专程看望师生,亲自批改学生作业,夸奖学生们学习好,劳动好。

1949年,北平解放后,学校迁往北平,成了以后的“八一小学”、“八一中学”。

5、以王祥卧冰、李兰顶土为代表的孝道文化

1)王祥卧冰

相传,这是发生在鹿泉区铜冶镇羊角庄的民间故事。讲述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

石家庄市鹿泉区4000年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历史故事

2)李兰顶土

在鹿泉区黄壁庄镇沿村村西约500米处,有一座古老的坟丘,这就是孝子李兰母亲之墓。 由于历史归属等原因,多个版本的《获鹿县志》均没有“李兰顶土”记载。 在平山咸丰4年版《平山县志》卷七“人物”中,确有“李兰顶土”之事迹:“李兰天性纯孝,竭力事养孀母。母卒,恸思不已,庐墓5年昼夜悲号。每晨早起顶土筑墓,孝德所感,有虎狼驯习、鬼神警告之异。庐墓毕,遵母遗言,寻外祖母侯氏骸骨于河南开封府,不惮千里之遥,躬负归葬。” 也证明“李兰顶土”不仅是民间传说,而且是当年真实历史的传承。只是李兰当年守墓不是在墓穴,而是“庐墓”,即在坟墓旁搭建小房子守。

6、以封龙书院、元好问故居为代表的书院文化

1)封龙山的封龙书院是我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汉之李彤、唐之郭震、姚敬都讲学在此山,宋之李昉在此创办书院。在元代李冶主持书院期间,元好问、张德辉等曾到此讲学,鹿泉和正定许多名士都随学其中。

2)元好问与白鹿泉

在美丽如画的白鹿泉畔,元好问忧国忧民,走完了自己人生最后的历程,他在白鹿泉期间留下的诗文和撰写的历史资料,成为最辉煌的诗章。他的史著、史论和所编《中州集》、《壬辰杂编》、《遗山先生文集》忠于时代,直笔实录,为后世《金史》《元史》多所资取。他的笔记小说《续夷坚志》,记录了社会文化诸层面的种种人事,尤有文献价值。而其现存文集中丰富的史料至今为史家宝库,载入中国文学和历史的史册,这是鹿泉人的荣幸与骄傲。在民间至今换流传着“元好问捉贼”、“元好问写春联”、“元好问登抱犊寨”等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传说,龙泉寺还留下了他的碑文。历史将白鹿泉与元好问的名字永远联系在了一起。

7、以石头村、高家大院为代表的民居文化

1)石头村落

在鹿泉西部山区,连绵的太行山将一个个古老淳朴的石头村落,像珍珠一样镶嵌在大山的皱褶里,以山寨长河、白鹿泉谷家峪、北薛庄、荷莲峪、岸下、张庄、东庄、封庄、杨庄、段庄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鹿泉独具特色的石头村落,至今保持着它的自然、古朴、悠然和安静,是回归自然,享受美丽田园、感悟山乡风土人情、让人流连忘返的石头村落。

石家庄市鹿泉区4000年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历史故事

2)申后高家大院

它坐落在鹿泉区申后村,是申后村人高鸣蛟于1927年建成的,这是一座保存完整的三进四合院式建筑,由前、中、后院、左右跨院及高大围墙,组成的一座宏大建筑群。

整座庄园,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房屋造型高耸,雕刻装修精美。由于施工工匠都来自山西五台山地区,所以建筑具有典型的山西民居风格,现今保存完整,在河北省实属少见。鹿泉几十年来在群众中流传着“永壁周家、新城马家、申后高家”三个大院的说法。其中新城马家和永壁周家大院于解放初和文革先后被拆除,现在只留下申后高家一处大院。1993年7月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以无讼巷、魏家巷为代表的和合文化

无讼巷、魏家巷

历代对获鹿人的评价都是性情温和、性多醇厚。获鹿人非常的厚道,前面提到获鹿人不欺生,事实上获鹿人不仅不欺生,相互之间也十分和睦,城关三街有条"无讼巷",是当时的县令赠与的牌匾,住在这条巷子里的几十户人家,邻里之间从无纠纷,天大的事不打官司,相处的非常和谐。

还有"魏家巷",相临的两家为一个墙打起了官司,魏家的长子在四川做官,家里人就把与邻居打官司的事写书告诉了他,希望他能给获鹿县令通融一下。他回信给家人写道"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结果魏家将自己的墙向后退了三尺,邻居深受感动,自觉也向后退了一尺,便形成了现在的"魏家巷"。它是鹿泉邻里和睦、相互敬让的实物证明。

9、以战引岗为代表的创业文化

英雄的引岗渠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干旱缺水对获鹿人民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旱收平原涝收山,凑凑合合八成年”,多少年来保持的“老八成”局面受到冲撞。山区丘陵的一些地方还在饥饿之中熬煎,获鹿人民盼水的渴望引起了地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经过充分的酝酿之后,1968年征询设计方案,1969年初勘测设计,年底引岗渠破土动工。在上级领导和驻地军民的大力支持下,获鹿、平山、元氏三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团结治水,经过五年时间的顽强拼搏,于1974年11月15日全线竣工通水。河北引岗渠位于石家庄西部丘陵平原衔接地带,途径平山、鹿泉、元氏三县市,干渠总长102km。由岗南水库和冶河双重水源统一调配供水,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其控制灌区面积4.49万hm2,规划灌溉面积2.836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66万hm2。

引岗渠的建成,使人们进一步体会到了精神力量的威力,形成了人们认可的“引岗精神”。遇到再大的困难,有“引岗精神”就可以克服,“引岗精神”成为三县人民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

石家庄市鹿泉区4000年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历史故事

最美旅行整理

链接:

石家庄市龙泉湖湿地公园(鹿泉区)简介和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