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里,过去在农村,每一天都是过年,那么,在过去农村,正月二十五又是什么节日呢?最美旅行整理了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一、填仓节介绍
正月二十五,是过去农村的“填仓节”,在古代这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每当节日到来,民间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往来,然后准备好佳肴盛餐,大家吃饱喝醉了才会各自回家。那么,为啥这一天叫填仓节呢?
据说这天是“仓王爷”的生日,因为“填”和“天”谐音,所以这天也叫“天仓节”,从节日的名称中,我们大抵可以猜到是一个关于什么的节日。填,有塞满或补满的意思;仓,指的是储存粮食或其他物资的建筑物。
那么,填仓节,除了填粮食到谷仓中还需要填些什么?老话里说,“此日三要填,添财添福气”。
另外,还有下面的说法:
1、填穷坑
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有记载“二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谓之填仓”。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填仓不止是填粮食,还要填饱肚子。
填饱肚子,在旧时就是意思就是填穷坑,因为穷没有的吃,所以都希望在新的一年,可以吃饱肚子。
2、填善根
古人认为:“善能生妙果,故谓之根”。我们可以回过头看看填仓节的一个背景,相传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但是上面仍然强征皇粮,以致连年饥荒,饿殍遍野,尤其在年关,穷人走投无路。好在当时看粮的仓官打开了粮仓,救济灾民。
但这个事情还是被朝廷知道了,因为他这个是违抗了国法。这个官吏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于是就把粮仓全部打开让老百姓运走,而他却点燃了粮仓把自己活活烧死了。
由于这一天是正月二十五日,后来老百姓就为了纪念他,重补被烧坏的“天仓”,于是相沿成俗,这一天便成为“天仓节”,后来成为填仓节。
人们为了感谢他从而有了这个传统节日,一直流传至今。其实这也是告诉我们,人不管在什么时候,记得多行好事。
善就像是一粒种子,与人为善,多行好事,这颗种子就会发芽,到最后长成参天大树,这样整个家庭也会兴旺发达,添财添福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3、填慧心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慧心是什么?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能领悟真理的心。今泛指智慧。填慧心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要不断的学习,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总结:
填仓节,它其实也包含着古人的一个智慧在里面,这一天清仓扫囤,晾晒种子,整修农具,准备春耕。都是在为粮食丰收提前做好准备。
二、填仓日的习俗
1、过去,农民在这一天,会用少量的草木灰撒在自家的场院里,画成粮囤的形状,并且还在上面放少许谷物,象征围仓,也叫作“填仓”。
2、喜进厌出
这天要让家里的米缸里添米,水缸里添水,柴火堆里添柴。但却忌讳借出去,认为这样不吉利。在上个世纪还有很多地方的人喜欢在填仓日去购买米面粮油。其实填仓日就是一种企盼丰收的仪式。
3、有些地方这一天是祭土地或祭磨神的日子,还有的地方天是祭星之日。
三、填仓日的民间习俗谚语
1、正月廿五天若阴,柴米贵如金
意思是说如果在正月二十五填仓日这天是阴雨天气,那么当年的春天来得迟,并且后续的天气以阴雨天为主,气温还会偏低,这样柴米就会涨价。
2、正月二十五雨不停,十个牛栏九个空”
3、正月二十五不见星,沥沥拉拉到清明
4、不怕正月二十五晴,就怕正月二十五淋
总之,填仓节,是一个祈求幸福的日子,是过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日子,是播种期待的日子。
最美旅行整理。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