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的土家族文化源远流长,那么,利川市有什么跟少数民族有关的民间艺术呢?最美旅行整理了文章,欢迎阅读。
1.手工鞋垫
土家妹娃用上等纯棉布、棉线、棕丝片为原料,经数十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实实在在的土家工艺,精湛的制作水平,大方美观的款式,经久耐用的质地,它穿着舒适轻便,无任何化学成份,既有防臭、透气、吸汗、耐压、随意洗涮不易变形等特点。
2.“清江妹娃”布鞋
纯手工艺布鞋手艺精湛、款式多样、真材实料、创意新颖,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是民间传统手工制品中的精品。经过多道工序采用棉、丝、布纯手工制作而成,具有柔软、舒适、防臭、美观等特点,深受各地客商青睐。
3.肉连响
“肉连响”是指湖北省 利川市土生土长的、以独特的肢体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品种,流行在该市的都亭、柏杨、汪营一带,舞蹈主要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肉连响"以往曾称"肉莲湘",动作与民间传统舞蹈"打莲湘"相仿。因舞蹈以其肉体碰击发出响声为其突出特色,乡民习惯称之为"肉连响"。"肉连响"舞蹈动作诙谐、明快,深受群众欢迎,但因表演难度大,动作要求高而使习艺者不多。
4.八宝铜铃舞
舞蹈以清脆悦耳的铃声节奏调控舞蹈动作节拍,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征。八宝铜铃杖,长约40厘米,上顶刻一马头形,下底一个半弧形叉为马脚,两端各有4个马铜铃,它既是土老司"解钱"最主要的道具,又是祭祀舞蹈指挥的乐器。歌舞之时,土老司头戴三亲五折冠,身穿八幅罗裙(红、黄、蓝三色的八幅布做的裙子,如同当今的百折裙),手持师刀、罡剑边唱神歌边舞,动作粗犷、敏捷,剑端所系的八个铜铃叮当有声,故称"八宝铜铃"舞。
5.茅古斯
茅古斯在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意即“祖先的故事”。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或毛猎舞。属土家族流传至今的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主要于每年岁首参与土家族摆手舞中作穿插性表演,也有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茅古斯以近似戏曲写意、虚拟、假定等技术手法,表演土家祖先渔猎、农耕、生活等内容,既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形成浑然一体的祭祀性舞蹈。茅古斯相传为茹毛饮血时代的土家先民,后来把他们所创造的舞蹈也叫茅古斯。茅古斯舞是土家族最为原始的古典舞蹈。是土家族为了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绩的一种原始戏剧形式,流行于湘西永顺、龙山、古丈等土家族地区。茅古斯虽然还不是成熟的戏剧形式,但已有模拟远古先民劳动和生活的故事情节,并通过舞蹈、道白来表达表内容,被专家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最美旅行整理。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