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导航
网站首页 > 最美消息 > 新闻热点

厦门思明区持续打造沙坡尾旅游新名片

2017-12-27 由[最美旅行网]整理

       厦门思明区沙坡尾位于演武大桥旁,素有“玉沙坡”的美称,是一座复合型都市渔港文化遗产。2017年,思明区着力从“环境综合整治、人文品质提升、产业业态调整”等方面对沙坡尾进行有机更新,陆续规划建设闽南建筑风貌展示区、文化创意人士聚集区、对台文化交流融合区和休闲观光旅游体验区。现今的沙坡尾,宜居宜游,景色怡人,吸引众多游客纷沓而至,2017年被选定为厦门会晤的媒体参访点之一, 吸引了50余家中外媒体前来采访报道。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尼泊尔《共和报》等媒体盛赞沙坡尾是“一座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兼具渔港文化韵味和多元建筑风格的活态博物馆”。
一、坚持修旧如旧,打造有特色的街区环境
       沙坡尾片区拟提升改造区域面积88862平方米,分为环避风坞内侧沿线、避风坞水域、环避风坞外侧地块三个部份,街道在环境整治中提升坚持以“修旧如旧”为基本原则,使历史风貌最大程度得以保留。
(一)保护生态,整治坞内水域
协调市水务集团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污水直排避风坞管道进行改造截流,建设7处污水箱涵,将污水引至污水处理厂,解决坞内环境污染问题;继续推动市水务集团进行共建,在截污的基础上,开展清淤工作,共清除坞底淤泥总量35000立方米,解决了坞内恶臭问题;积极推动渔民转产工作,实现避风坞内破旧渔船上岸,渔船交由国有企业综合修缮、开发利用。
(二)留住乡愁,保护建筑风貌
对17处南洋风格骑楼进行加固,涉及面积2700余平方米,成立避风坞内侧路段专项工作组,搭建“层层有人负责,级级有人落实”的责任管理体系,共拆除违建45处900多平方米,完成66栋建筑立面美化提升;整治过程中,注重风貌保护,保留附带有浪花、贝壳等特色门、窗、阳台栏杆,复原立面条石、水刷石和红砖等有渔港混搭特色的建筑立面。
(三)腾活空间,开发工业厂房
协调市土地开发总公司对片区内原有工业厂房地块,逐步开展收储,避免市场过度开发;报请市发改、规划等部门协同组织规划,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先期组织“渔人码头”规划并推动硬件改造,促进街区环境提升。
二、聚合多元文化,营造有品味的人文空间
       围绕打造多元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注重对文化元素的收集、整理、挖掘和保护,通过文化的活化与重现,提升街区人文品质。
(一)突出多元文化活化
       组建疍民风采队伍,定期开展疍民习俗演出,收集整理与疍民有关的服饰、物件,将疍民相关老故事(口述史)、老照片、老影像编辑成册,形成《厦港记忆》、《厦港疍民习俗》等列系丛书,部份编入思明小学文化课程;对船坞、避风坞、锚地、航道、岸线、渔船铁圈拉环和避风坞坞界进行专项保护;建设沙坡尾浮雕墙,展示螺旋桨、收渔网的转轴、发电机、抽水泵、方向盘等各类渔船零部件;筹建沙坡尾渔港博物馆和民俗文化展示厅,定期举办具有渔港特色的活动和展览;依托龙珠殿、朝宗宫两家在地宫庙,定期举办“送王船”、“、送水灯”和“沙坡尾做十六岁”等系列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交流,汇聚文化能量。
(二)突出创意品牌塑造
       复建“接官亭”牌坊,印证两岸同宗同源、一脉相承的历史;每年协助举办郑成功文化节(一年在大陆、一年在台湾举办),加强海峡两岸民间信众之间的对话交流;依托129艺术西区、中华儿女美术馆、微风乐集等创意企业,带动片区雕塑、陶艺、版画、服饰设计、手作木艺、动漫、音乐、纸艺、影像等创意企业多元发展;发动居民和商家,在沙坡尾不定期举办“食品雕刻体验、手工艺制作、自由滑板、音乐现场、复古市集等城市潮流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意文化氛围。
三、优化片区业态,缔造有活力的商业氛围
       有机更新过程中,尤其注重引导片区商家、企业以生态文化保护为主线,发展集“吃、游、购、乐、娱”为一体的游客聚集区,引领有文化、有活力的街区业态发展。
(一)搭建参与式治理平台
       搭建“厝边会客厅、居民议事厅、游客服务驿站”三位一体平台,引导居民、商家、游客为沙坡尾发展建言献策。依托沙坡尾工作坊,组建沙坡尾“公益学堂”,以传承渔港文化为主线,开设“海洋手工艺制作、打铁技术传承、咖啡制作培训”等系列课程,举办“非遗文化传习、创业就业培训、互动讲座沙龙、创意分享会”等活动130余场,吸引有共同爱好的市民游客前来参与体验;推选片区较具名望的商家、企业代表作为街区自治组织的骨干力量,引导商家、居民成为沙坡尾渔港文化的守护与传承者,成立沙坡尾文化生态圈党支部,组建沙坡尾文化生态保护志愿队,缔结特色《沙坡尾文明公约》,针对商家占道经营、游客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开展宣导;成立商家联盟,促进商家自律共管、诚信经营,引导包括咖啡、糕点、海鲜、厦门本土地道小吃(土笋冻、芋包、沙茶面、鱼丸、面线糊)在内的各类商家共同缔造“舌尖上的沙坡尾”。
(二)鼓励政策性产业导向
       协同文化部门,对辖区内“送王船”、“延绳钓”、“打绳结”、“做十六岁成年礼”等一系列物质、非物质文化进行申请保护,其中送王船项目正联合马来西来共同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条件的,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引导居民、商家和企业从事经营与“非遗”相关的文化产业;已向市发改委争取将避风坞外侧4.6公顷的老旧工业厂房列为“老旧工业厂房成片改造创新创业积聚区”,着力引进创客空间、创意市集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筹备制订街道级产业引导“以奖代补”政策,扶持街角旧物店、博物馆、创意书店等具有在地特色的文创商家,保障沙坡尾文创旅游产业生态链健康发展。

本文转载自www.cnta.gov.cn


相关阅读